告别“春节”消费高峰,豆类市场消化节前备货,整体走出一波回落行情。接下来,距离南美大豆集中上市还有一段空当期,美豆陈作是主要进口源,美豆库存紧俏预期进一步被消化,国内处于“去库存”阶段,油粕终端需求尚待恢复或限制豆类期价上方空间。
转载来源:中国农业展望
一、国产大豆“有价无市”
转载来源:中国农业展望
春节过后,东北主产区大豆市场率先复苏。国产大豆余量有限,食品加工行业大量收购蛋白豆,油厂豆源持续减少。农民“变现”意愿显著下降,惜售情绪支撑下,东北大豆收购价格稳中有升(4640-4720元/吨)。相比而言,临储大豆收购价(国标三等2.3元/斤)偏低,导致临储库点收购量低于上年。据悉,截止到2月中旬,黑龙江、吉林等6个主产区累计收购2012年产大豆292.6万吨,同比减少134.4万吨。另一方面,囿于余粮不足,油粕售价下滑,导致东北地区油厂压榨延续“巨亏”局面。部分油厂不急于开工,产区油豆采购尚未放量,虽然短期价格难以下滑,但继续上涨的动能也较有限。
转载来源:中国农业展望
二、港口供应由紧转松
转载来源:中国农业展望
自去年12月份之后,我国港口大豆库存屡探近两年新低。分析其原因,去年12月国内油厂、贸易商密集取消此前高价订购的美豆合同,改用价格低廉的港口大豆。2月多数时间里,我国港口大豆库存维持在500万吨下方。
转载来源:中国农业展望
1、2月我国共计进口大豆858万吨,其中没有巴西、阿根廷大豆到港。眼下,巴西大豆陆续收割并运抵港口。统计显示,2月份巴西大豆出口由1月的284吨跳涨至95.96万吨。Abiove消息,巴西或在收割后出口大豆3850万吨。除了今年“创纪录”的产量压力,南美大豆价格较美豆低廉,或进一步拉低港口大豆分销价格。
转载来源:中国农业展望
三、美豆库存萎缩利多出尽
转载来源:中国农业展望
随着节后中国买家重返国际市场,而巴西驳船装运延迟,短期美豆,尤其是陈豆出口量被拉高。USDA周度销售报告显示,截止到2月21日当周,中国采购美豆旧作47.5万吨,占2012/2013年度美豆出口量的68.94%。预期本年度中国累计采购美豆2121万吨,同比增长8.8%。
转载来源:中国农业展望
当前巴西新作大豆等待出港排队已经至60天以后,国际买家将很多急需要的采购需求转移到北美市场,而美国本年度出口进度已经完成93%以上,现货市场中大豆供应量严重不足,这是当前价格维持高企的主要原因。另外,当前得知巴西大豆收割率已经达到50%,这一数字较历史同期相对偏快。大量大豆在港口等待出港,我们关注3月19日是否会在巴拉那瓜港出现罢工事件,相信如果劳资双方达成协议,巴西大豆将会很快流入国际市场当中,届时美豆价格将会出现明显的回落。
|